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3月28日在原济南市卫生防疫站基础上组建而成,是济南市政府对社会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职责任务
传染病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与分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7大职能。
科所设置
设立28个科所及工会、妇委会、团委3个群团组织。
28个科所包括:中心办公室(车辆管理科)、中心党委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科、应急管理办公室、高新区分中心、南部山区分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免疫预防所、艾滋病防制所、结核病防制所、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环境健康所(地方病管理办公室)、职业健康所(职业病检查质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所、学校卫生监测所、细菌性疾病检验所、病毒性疾病检验所、理化检验所、质量管理科、信息管理中心(公共卫生大数据中心)、科研教育外事管理科、计划财务科、监察审计科、离退休人员管理科、药品器械管理科、总务科、安全保卫科。
基础建设
资产总额20775.69万元,固定资产9501万元,专业设备总资产9376万元,专业设备总数1223台(件),其中50万元以上设备40台(件)。
能力建设
人员构成:目前中心现有在职在岗职工24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7人,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77人。
资质建设:先后取得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亚太区麻疹网络实验室、国家病原菌分子分型监测网络实验室(PulseNet China)、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农药登记药效卫生杀虫剂鉴定定点实验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山东中心济南分中心、山东省计量认证实验室等14类专业资质;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8个领域共242项;食品检验资质34个产品及211个产品2990个参数 、计量认证80个产品及41个产品(项目)1056个参数通过认证。
业务建设:建立并完善了发热呼吸道症候群(SARI)、腹泻症候群、发热伴出疹症候群、发热伴出血症候群和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等五大症候群监测体系,我市霍乱、艾滋病、麻疹、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无甲、乙类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艾滋病防治“小阮在线”、“小阮热线”咨询平台成为全国知名服务品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医防结合,社会协同,规范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建立了HIV/AIDS群体的心理干预救助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MSM人群干预工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现“14苗防15病”,免疫预防针对疾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累计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157家,建设规模和质量位居全省首位。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国家疾控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开展合作研究近20项,其中包括“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进一步完善全市结核病防治的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疾控中心—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结核病新型服务体系。依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大力开展结核病诊断治疗与规范化管理、学校结核病防控、基本公共卫生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等培训。将“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应急处置 :多年来,妥善处置了“8.25毒蘑菇事件”、“毒韭菜事件”、“腺病毒”事件冶金学院病毒性腹泻、辅仁中学水污染事件等多起各类传染病、食品安全及水污染等事件,圆满完成全运会、奥帆赛、园博会、十艺节、中国绿公司年会等重大活动疾控保障任务,成功应对了“非典”、山东省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省内首例、全国第二例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完美担当了“7.18”洪水和“5.12”汶川地震等灾后防疫工作,是第一支进入地震灾区开展救援的外省防疫队伍,形成的抗震救灾“山东经验”,得到卫生部、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历年荣誉
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集体”、“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工书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新疆脊灰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及“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等176项荣誉称号,连续十三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连续十六年获济南市卫生系统工作目标考核标兵单位。